Wednesday, May 29, 2019


說話的藝術


      不同的說話方式會帶來不同結果,這是我最近的親身體驗。

      幾周前,我在工作時收到了一封email,對方是一間公司的業務代表,他們一直想接到我們的一個外包工作,我們之前也和他們開過會並且討論過這個project,不過,我們在會議後認為這個價錢太高,無法接收,在收到他們的email後,我很禮貌的回了一封拒絕信,感謝他們的時間但因為價錢過高所以決定不會外包給他們,一天後,對方也寫了一封信謝謝我們並且希望以後有機會合作,這個合作機會就這樣結束了。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上周,一個外包公司的人也寫信給我,主要是之前我們在一個會場碰過面而且我們對他們的一些技術有興趣,他們希望來我門公司報告他們的這方面的技術順便談合作,我又再問了一次主管們的意見,他們認為時機還沒到,我們可能還不需要這方面的技術所以要我也寫拒絕信給他們,一樣的,我也寫了一分謝謝他們以後再連絡的感謝信,一天後對方回我信,以下是信的大概意思:Dearxxx,感謝你的來信,我非常了解你們目前還不需要這技術,顧客的反應對我們是最重要的! 我們會在五月的某個禮拜在妳們的公司附近,不知道你們是否介意我們順道去拜訪你們公司一趟嗎?希望不會花你們太多時間,我們只希望你們能知道我們公司如何用這技術以及你們對這技術的想法,再次謝謝你們,我們會提供午餐。] 我把這封信轉寄給我的主管們,而這封信的內容竟然讓主管們回心轉意,願意給他們機會來談合作。

           這件事讓我了解到,相同的一件事,如果說法的方式不同,得到的結果也會不同。一樣的兩封信,同樣的人閱讀,最後的決定卻是不一樣,我思考了這件事好幾天加上過去得到一些資訊,分析並整理出下面改變決定的幾個原因,希望對讀者有幫助。

        1.       NO對人是很難的: 如果你下次跟別人提出要求時,你可以仔細想想他 們給的答案,如果你的要求沒有太過離譜,對方其實一般不會直接拒絕,他們通常會給你一個委婉的答案或一個可以變通的辦法,有的甚至會出乎意料的答應你,在一本書<小島上的靈魂治療師>中,作者被要求在峇厘島上一星期內收集十個NO,聽起來似乎很容易,但出乎意料之外,作者實際去做卻發現一般人不容易說出NO,而且當他提出比較大的要求時,大部分的人都還是願意提供意見幫助他。這歸咎於人類的本性似乎不擅長說NO,拒絕一個陌生人的要求讓我們感到罪惡感。在之前外包公司的案例中,我的拒絕信都沒提到NO這個字,這表示一切都還有商量的餘地,第一個公司並沒有察覺到這點,第二個公司察覺到還有回心轉意的餘地,而提出新的可能性 (順道拜訪並提供午餐)
                                                     

        2.       持續的對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幾年前,一名華裔美國人(Jia Jiang)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 (https://www.ted.com/talks/jia_jiang_what_i_learned_from_100_days_of_rejection?language=en),在他為公司募資失敗後,為了讓他自己學習接受拒絕,他決定走上街頭一百天內收集”rejection”,他之後把這些影片上傳到Youtube,造成一時轟動,在他的TED演講中,他總結了這個實驗的心得:在被拒絕後,如果你沒有馬上離開現場,而繼續你們的對話,譬如問對方為何不可,或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幾次對話下來,你就會發現對方開始會告訴你為何要拒絕你並提供一個可能解決的方式。如果是直接被拒絕,可以很有禮貌的多試幾次,對方很多時候會因為你的努力不懈而轉換態度。在這案例中,第一個公司自己結束了我們的對話而失去了機會,而第二間公司沒有斷掉對話,持續交涉而得到機會。

                                             

       3.       要求不要一次太多,循序漸進: <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一書提到,在商談的過程中,不要一次跟對方要太多東西,對方很可能嚇到而立刻拒絕,試著要少一些,然後慢慢增加,從這兩封信,你可以很明顯看到第一封信的要求太多(價格太高)而失去了跟我們合作的機會,而第二封信把要求寫得非常小,只需要我們的一個小時聽他們演講,順帶附贈免費午餐,這就讓我們的決定有所改變。

      4.       保持禮貌: 沒禮貌這一點雖然在這事件中沒有發生,不過在商談的過程確實很重要,人都是有情緒的,所有人都希望跟對方合作愉快,不希望因為不禮貌而激怒對方,而毀掉和作的機會。 
                                 故事的結尾,最後第二間公司順利來我們公司演講,而在這過程中,公司主管對他們的技術跟應用有了很高的評價,也願意跟更上層主管反應合作的機會。至於第一間公司,在那封email後也沒有再繼續連絡。
                          不同的說話方式和技巧,是真的會帶來不同結果,你同意嗎?

Friday, May 10, 2019



台灣老闆請人的迷思,淺談工作的動機-<Drive>-Daniel H. Pink
                對這樣的新聞畫面你一定不陌生,一個剛畢業的學生站在攝影機前沮喪地表示自己找不到工作或是薪水過低難以維生,另一頭出現一個畫面,一個台灣老闆說:現在的年輕人都是草莓族,整天想薪水高低,沒有對工作的熱情,我當年xxxxxxx(你應該可以想像後面的故事)後來也成功了之類。
                這樣的新聞畫面一再的出現在電視上,年輕的畢業生訴求著一份薪水不錯的工作而老闆或長輩們覺得這些年經人應該把工作熱情擺第一位而把薪水擺第二位,而這中間產生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薪水和工作的熱情到底哪個應該放第一位?為何應徵工作者和老闆長輩們想得這麼不一樣?哪一位的言論才是正確的?
                在作者 Daniel Pink 的書<Drive> 裡面提到了一些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這本書在對工作動機上分成三個層次:
1.       第一層級:人類對溫飽的需求,在這個層面上, 工作對我門而言就是一個養活自己的目標,這裡沒有任何的工作熱情可言,因為沒人會想餓肚子或沒衣服可穿,薪水和錢在這層動機是主要的訴求。在古早的農業社會作都停留在這一層面。而這也是最基本需求。
2.       第二層級:獎賞和處罰,當人類開始不再受到溫飽需求的擺佈後,我們的工作動機轉化成對獎勵的渴望,在這個層面,我們努力的拼命工作除了 固定的薪水之外無非希望能拿到一些獎勵,像是加薪或是升遷,反過來說,處罰也在這層動機中,這些處罰會讓我們知道什麼是可以做的事而驅使我們的動機去完成任務,作者在這裡用馬戲團的老虎跳火圈當作一個例子,而在人類的社會中,在過去工業社會裡工作的人一般都是留在這層面。很多公司用績效獎金或分紅使員工生產力提高也是憑藉這動機。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裡的工作性質多屬於重複性高的工作。
3.       第三層級: 自主性和創造力,這是作者認所有人類動機中最寶貴也是最脆弱的一項,有些人稱它為工作的熱情,在這動機驅使之下,我們會自動自發的開始工作,期待每天的工作,而且對工作充滿創造力和成就感,作者以Goggle 公司為例,Google 的員工有20%的時間可以離開手邊的工作而去做發揮創意或自己想完成的工作,幾年後,Google有許多產品誕生都是來自於這些富有創意的工作。但是這層動機很脆弱,如果工作上有任何意外發生譬如像裁員之類發生時,第三層動機就會消失。這一層面的工作動機一般出現在現代高科技或需要許多知識的工作,作者認為,你必須有第一層和第二層動機,第三層的動機才有可能會出現。
這三層動機其實也跟工作的年資有相關,有一個心理學實驗詢問了大學行政助理對他們的工作認定是1. Job (工作只是用來付生活費) 2. Career (工作是一種職業,它可以不停轉換) 3. Calling (工作是一種使命,你樂在其中且充滿熱情)。很多人依定認為大學行政助理這種工作應該只是個job,但是結果出乎意外,每一個選項各占三分之一,而且工作的年資越長,傾向選擇calling 的人越多,顯示工作年資長短會影響你對工作的認定。
                在我個人的工作經驗中也伴隨了這三種動機,記得剛從學校畢業時,得開始學著獨立自己的經濟,那時找工作的條件無外乎是薪水和福利(第一層動機),希望自己能有個薪水還可以負擔生活費的工作,這符和大部分剛從學校畢業新鮮人找工作的條件,在這個時候,工作的熱情不會是你找工作的最主要動機。
                工作兩年的時間中,除了薪水的部分,我開始追求自我的認同,希望能對自己工作滿意和工作同事的喜愛,也開始學會如何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這時候的我已經解決了溫飽的問題,而驅使我的動機屬於第二層,希望自己可以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和幫助同事解決問題,當然在這些過程中也不斷學習自己需要的專業知識。
                工作幾年後,需要學習的專業知識已經差不多了,這時我的工作動機開始轉向是否我能開始獨立自主完成公司的工作(第三層動機:工作自主性),而在每個計畫中,能夠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而這些想法是否對工作進度有幫助,或是能夠解決問題,在會議中提出意見之類的。在另外一本書<So good they can’t ignore you>-Carl Newport中也提到,工作的自主性是工作中大家都在追求的理想條件。我會在另一篇討論這本書。

現在回過頭來看台灣老闆的聘人的問題,你是否知道台灣老闆找不到人才的問題在哪裡?


一日生科,一定終生科科?那倒未必                 在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在台灣的生命科學界裡,流傳著這麼一句話 : [一日生科,終生科科],意味著只要踏入生命科學或生醫科學這領域,未來注定平庸和低薪,轉行是唯一解脫的方式,我認為,這話未必是正確的。(以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