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的第一個工作天,一個美麗的早上,我在走廊遇到了同事Tom,Tom是我在實驗室一起工作的研究員,經歷了一 個聖誕節的大吃大喝,Tom的身材明顯走樣,為了瘦回去,他自信滿滿的告訴我他的目標是早上出門工作前慢跑半小時,持續到他回到原來體重為止,聽起來是個很好的新年目標,但是一禮拜後,我再次和他提起這目標,他說他跑了三天,覺得早起慢跑實在太辛苦,所以就放棄了。
Tom 不是一個特殊的例子,我們每個人都有放棄目標/夢想的經驗,每個新的一年到來,許多人忙著寫下他們的新年新希望或是自己的夢想,這很可能目前的你也正在做同樣的事,希望新的一年可以降低體重,戒菸或是存更多錢,所有人都希望新的一年自己可以更好。 根據一份美國的統計數據指出,到年底調查,真正只有8%的美國人可以堅持自己的新年設定的目標堅持到年底。也就是說,我們大部分的人在這一年中都放棄過一些原先設定的目標, 另一項U.S. News的數據指出,一般到二月的第二個星期,80%的人其實就已經部分放棄新年設定的目標。這也可以解釋為何一月時健身房都是人滿為患,而通常那時的會員費是最貴的時候。
人為何會那麼容易放棄自己的目標或夢想?如何做才能不會輕易放棄,這一直都是一個讓人深思的問題?如果這部分的主要心理因素可以找得出來,就能對症下藥,就能減少放棄的可能性。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六種主要因素:
1. 社群網站的影響::每當設定好目標後,你一定會迫不及待的想跟朋友或家人在FB之類社群網站上分享,千萬要小心這行為,有一個心理實驗發現,外在對你的讚美會降低你對目標的執行力,我們都希望當我們達成目標時,我們可以很自豪的跟大家分享這喜悅,而得到朋友的稱讚,讓自己有成就感,這是我們達成目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動機,但是當你在社群網站上分享你的目標後,許多朋友給你按讚或給你留言,你就已經達到了朋友稱讚而讓你有成就感的目標了,而這樣一來,你的動機就消失了,這會讓你有覺得目標就算沒達成也沒關係的錯覺,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目標會發生的另外一個可能的影響是若有人對你的目標給予負面的評價或告訴你也有很多人在做同樣的目標時, 這會影響到你的情緒進而動搖你對目標的決心.。Keep your goal secret!
2. 設定的目標太遠大,超出自己能力或經驗太多:這是一般人最常遇到的問題,我們都希望能越短時間內達到我們想要的目標越好,但是當我們常常低估了達到目標所需的時間,以及忘記了經驗跟能力學習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尤其是當我們被告知一些像人因夢想而偉大或是只要你相信就可以辦的到這一類的名言時,無形之中,你就會以為自己可以每天可以動力十足去堅持你的目標到年底,要記住這一點,人是不可能每天都有那麼強的動力,這種因目標設定而產生的動力會讓你持續一段時間,可能是幾天或幾星期,視你目標的大小, 而且在這過程中,如果事情不如你預期的,你很可能發現自己離目標還太遠而放棄或安慰自己”之後”找時間再做,然後”之後”就變成”永遠不會做”。Tom就是一個這種例子,早起慢跑對很多人而言也許不是個大目標,可是對他而言,每天早起慢跑半小時都算是一個很大的目標,一開始三天可以藉由目標設定造成足夠的動力去完成它,但是時間一久,動力開始減少,就會漸漸放棄原來的目標。
3. 不利的環境因素:很多人會忘記環境這一點,這是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一個例子,去年夏天,跟Tom的目標一樣,我開始設定目標每天五點起床跑五千公尺,不同於Tom的例子,我持續了兩個月,正當我開始滿意我的進度時,冬天來了!室外溫度遽降之下我也就無法再繼續這目標而被迫放棄了這目標,另外,你也應該聽過如果你在實行你的減重計畫時最好不要在家放巧可力之類的甜食,如果你想省多點錢就不該一直去逛百貨公司,這些不利的環境因素或生活上的誘惑會需要你再加上一層更強的動力去克服它,以我的例子,除了慢跑的動力之外,我需要更多的動力是不去抵擋寒冷的天氣,這兩個動力要同時具備,外出慢跑這行為才能被完成,就像第二點講的,人是不會天天都有很強的動力完成目標,時間一久,你就放棄了這目標。
4. 四周的人或朋友的不信任言語:1900年代的早期,運動界流傳著一個未被證實的流言,人類的身體極限不可能在四分鐘內跑完一英哩,如果真的去做,胸腔會因運動過度爆炸。1954年,英國人Roger Bannister以3:59.4的時間跑完了一英哩,打破了這流言,這是運動史上很重要的一個里程碑,賽後Roger Bannister接受訪問時表示,對他努力堅持訓練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他的教練對他的信任。我們都會有對自己能力懷疑的時候,尤其是要達到的目標還相當遠的時候,這時候四周有朋友或家人的支持就會變得很重要,若是身邊有一些喜歡冷言冷語你的人,不斷給你負面情緒,而你變的需要更多動力去克服這些負面情緒,這樣一來放棄的機會就會變大。
5. 工作壓力跟分心:這跟第一點有點相關,試著想想看,如果你有一個減重的目標是下班後上健身房運動,而這時你的工作剛好需要你極度專注去完成主管要求的事情時, 下班時,你是會選擇上健身房, 還是回家休息?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回家休息,心理學上的研究顯示,我們每天能做正確的決定有限,一天下來,當這些決定做完後,我們的頭腦會進入決定疲勞(decision fatigue)的狀態,而這時的頭腦作的決定會傾向選擇拖延或不決定,回到減重的例子,這時候對你而言正確的選擇應該是去健身房運動,可是你的頭腦因為白天的工作壓力已經進入決定疲勞的狀態,它會叫你選擇延後上健身房這決定,所以你會在一番掙扎後,安慰自己明天在去運動也可以之類的,而明天又再重複一樣的事情,之後你就會放棄這個減重的目標。另外一點無法讓你達成目標的就是分心,當你想完成目標時,專注力非常重要,如果這時候,朋友的email,text ,或是你FB上的訊息讓你在這過程中分心的話,你很可能就無法達到預定的目標侯拖延了進度,最後就只好放棄。
6. 習慣放棄:1983年,賓州大學進行了一個很有名的心理實驗,第一組的狗被放上項圈電擊一下後就離開,第二組狗的放上項圈電擊而前面有一個開關可以讓它自由被狗關掉電擊,第三組的狗會跟著第二組的狗一起被電擊但前面的開關是不會被給自己關掉,幾次電擊後,將三組狗放入一個有障礙物的箱子,障礙物一邊有通電一邊沒有,第一組和第二組狗被放入這箱子電擊後會很快學會跳過障礙物到另一邊沒有通電的區域,第三組狗被放入箱子電擊後會選擇留在原地繼續被電擊,這是很有名的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的實驗,在心理上,當我們發現自己不斷嘗試想要改變或完成目標,,就像狗想要努力關掉電擊但一直沒辦法達成時,我們就會不斷的放棄自己的目標,就像狗不願意再學習逃離而被一直電擊一樣,如果你嘗試了幾次都不成功的話,你的內心就會學會這種無助感,以後再設定一樣的目標,就會變的習慣自動放棄或嘗試一下就放棄。
這是導致人容易放棄目標的六個主要心理因素,大家可以試著回憶一下之前自己放棄過哪些目標是不是有符合這六點? 如果有,可以試著想想如何從這些因素中找到辦法去克服它們,進而達成你要的目標/夢想。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一日生科,一定終生科科?那倒未必 在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在台灣的生命科學界裡,流傳著這麼一句話 : [一日生科,終生科科],意味著只要踏入生命科學或生醫科學這領域,未來注定平庸和低薪,轉行是唯一解脫的方式,我認為,這話未必是正確的。(以下生...
-
放棄不是你的錯 PartII: 如何堅持你的目標,一套簡單的方法讓你完成所有目標 在換日線刊登我的文章 < 放棄並不是你的錯 > 之後,一些讀著和朋友覺得為何我沒提出如何解決 ” 放棄 ” 的辦法,老實說,對這個問題...
-
在職場上,請把 ” 作自己 ” 放在家裡 幾天前跟一位大陸同事吃午餐,這位大陸同事過去一路從美國名校博士班畢業,美國頂尖大學博士後,博士後期間發表好幾篇論文在著名期刊上,驚人的論文發表能力可以說是我們這領域的人生勝利組,在我的記憶中,幾乎找不到在博士後階段有人可以有那麼驚...
-
2011年,在漫長的修改論文和口試答辯後,我從生化所畢業拿到學位,指導老師笑咪咪的跑進實驗室跟我恭喜,幾位口試委有也跟我恭喜,順便問我離開學校的職業發展,好心的老師們七嘴八舌的鼓勵我繼續留在學術界發展,一位老師也願意幫我介紹他朋友實驗室的博士後職缺,一切看似完美,但是我的內心卻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